夏磊:降准之后会不会降息?时间:2022-12-02 00:00:00.0 来源:开利财经

  
  11月22日,国常会提出“适时适度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,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”。11月25日,央行宣布于12月5日降准0.25个百分点,(不含已执行5%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)。本次下调后,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.8%,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,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56亿元。
  为什么会降准?
  释放稳增长积极信号。近期本土疫情呈现严峻复杂态势,疫情对生产生活负面影响加大。1-10月,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.8%,比1-9月回落0.1个百分点;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0.5%;出口(以人民币计)增长7.0%,前值10.9%。前期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稳增长政策投放已基本结束,此次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,有助于加大基建、制造业、房地产领域信贷支持力度,稳定市场信心。
  稳定货币政策宽松预期。一是今年8月、9月MLF小幅缩量2000亿元,10月等量平价续作,11月再度缩量1500亿元。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及“高度重视未来通胀升温的潜在可能性,特别是需求侧的变化”,市场宽松预期降温。二是防疫优化二十条和金融支持房地产十六条政策集中推出,预期转向引发债市暴跌,理财大量赎回形成负反馈链条。降准再次释放宽松信号稳定市场预期。
  缓解资金面流动性压力。11月16日,1年期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升至2.65%,与MLF利率2.75%仅差10BPs;R001、R007、DR001、DR007利率分别升至2.04%、2.11%、1.94%和2.02%,接近OMO利率2%。为“做好年末经济工作提供适宜的流动性环境”,央行及时降准有助于缓解短期资金面流动性压力。
  降准是姿态,但降成本空间有限
  本次全面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,以目前法定准备金利率1.62%计算,假定全部用来置换资金成本为2.75%MLF,预计将节约成本约56.5亿元,仅相当于2021年银行净利润的0.26%,对降息空间影响有限,不足以直接引导LPR调降。
  宽货币更需宽信用
  目前流动性处于偏充裕状态,降准后已充分确定央行的宽松态度。今年以来M2保持较高增速,社融连续7个月低于M2增速,需求不足导致流动性淤积,必须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,避免资金空转。目前市场处于对流动性宽松较钝化、对流动性收紧高度敏感时期,需求是主要的制约因素。
  加快稳增长政策落实需畅通宽信用传导。前期推出的财政金融政策支持重大项目建设、设备更新改造,是促投资带消费、稳经济调结构的重要举措,必须狠抓落实,促进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,才能尽快落实实物工作量,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。
  为什么降息还有空间?
  经济增速下降,提供利率中枢下降空间。经济增速与投资回报率有关,进一步决定了利率中枢下降空间。据测算我国2022-2023年经济潜在中枢下降至5.5%,2022年前三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长3%,而当年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上年末下降42BPs。对比2014-2015年,在通胀水平保持相对稳定基础上,利率中枢降幅明显大于经济增速下降幅度,因此本轮降息还有充足空间。
  居民按揭贷款不良率低,房贷加点有下行空间。居民房贷利率由LPR利率加点方式形成,基准利率之上的加点与贷款风险溢价有关。从贷款质量角度,个人按揭贷款不良率长期维持在0.3%左右,显著低于全部贷款的不良率,三季度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.34%,即使房贷利率加点下行也可以充分覆盖风险溢价。
  住房贷款利率与历史低值相比,还有下降空间。历史上,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为3.43%,目前部分城市调整后首套房最低利率为3.8%,与历史低值相比还有下降空间。
  降息值得期待
  目前通胀压力较弱,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稳固,降息仍值得期待。10月CPI同比增长2.1%(前值2.8%)、PPI同比下降1.3%(前值0.9%);1-10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3%;10月制造业PMI录得49.2%,重回荣枯线下方。预计随着美联储放缓加息,外部掣肘因素减弱,央行降息概率将进一步提升。
  风险提示:疫情反复;经济恢复不及预期;市场波动加剧;全球经济衰退风险。

弘历投资声明:网站所载文章、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,仅供投资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 操作,风险自担。

弘历直播:24小时滚动新闻

弘历投资声明